余熱鍋爐循環分類的介紹 |
發布者: 點擊:1154 |
按照水循環所采用的動力不同,可將余熱鍋爐分為自然循環余熱鍋爐和強制循環余熱鍋爐兩種。 自然循環:布置在爐膛內的水冷壁受到高溫煙氣(或火焰)輻射的熱量加熱后,管內水的溫度迅速升高,一部分水汽化,在管內形成汽水混合物。布置在爐墻外側下降管中的水,由于不受熱,它的密度大于汽水混合物的密度。 下降管一側的壓力大于水冷壁一側的壓力,二者之差為流動壓頭。在流動壓頭的作用下,水從下降管向水冷壁管(上升管)不斷地循環流動,這種現象稱為自然循環。 余熱鍋爐依靠汽、水密度差形成水循環,為使水循環穩定、安全,管內工質的阻力應該比較小,因而需要較粗的管子且具備較大的汽包。這意味著金屬耗量增加,鍋爐存在較大的水空問和熱容量,熱慣性比較大,延長了鍋爐的啟動時間,在負荷變化時,容易產生較大的熱應力。因此,這一類余熱鍋爐適合在負荷較穩定的工況下工作。 強制循環余熱鍋爐依靠循環泵使系統工質循環流動,但泵要額外消耗功,降低了整個系統效率。在實際運用中,可以在鍋爐啟動階段先利用循環泵建立起穩定的水循環,當系統穩定后關閉循環泵,依靠自然循環方式進行汽水循環,這是所謂的復合式余熱鍋爐。 |
上一頁:余熱鍋爐汽水分離設計注意要點 下一頁:余熱鍋爐停用后有哪些保護措施 |